| 索 引 号 | 010833209/2025-29456 | 发文日期 | 2025-07-30 |
|---|---|---|---|
| 发布机构 | WG彩票 | ||
| 分 类 | 其他 | 效力状态 | 有效 |
向军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建议的 提案收悉。您的提案对于推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,有效促 进我省高质量充分就业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 支点,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、省教育厅、 省科技厅、省经信厅、省数据局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 位、新使命,人力资源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 是推动就业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 载体和支撑。省委、省政府对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 代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作出重要部署,殿勋省长召开专题会, 要求整合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和政策资源,打造 “辐 射中部和长江流域、面向海内外的现代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服务 平台”。我厅通过专题调研、咨询专家智库、进行需求调研 等积极谋划平台建设,指导武汉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人力资源 综合服务平台。
一、人力资源供应链体系建设基础条件齐备
( 一 )人力资源富集。 湖北省高校院所密集,拥有 132 所高校、超过 200 万在校大学生,科研机构 3600 余家、研发 人员 35 万人,同时拥有 1121 万名技能人才、近 4000 万城乡 适龄劳动力。
(二)市场表现活跃。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一直稳 居中部第一,2024 年行业营业收入 1296 亿元,全省人力资源 机构服务用人单位 100 万家次,帮助超 1000 万人次劳动者实 现就业、择业和流动。
(三)产品业态完善。除招聘求职、派遣外包等传统服务, 高端人才寻访、人力资源测评、管理咨询等服务日臻完善,特别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,“互联网+人力资源”“AI+人力 资源”不断涌现,新业态、新产品喷薄而出,势头强劲。
(四)服务基础良好。 全省拥有 5200 多家经营性人力资 源资源服务机构和 4553 个就业公共服务站点(其中零工驿站 1300 个),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感知敏感、反应迅速, 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,全方位覆盖各层级劳动者。
(五)数据资源汇聚。目前我省已建成省大数据能力平台, 集数据归集、治理、管理、共享和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,级联 市州共享交换平台,构建起覆盖 92 个省直部门和 17 个市州的 数据共享交换体系,初步实现政务数据目录统一管理、数据资 源统一发布、共享需求统一受理、数据供需统一对接、数据异 议统一处理、数据应用和服务统一推广,持续开展全省政务数 据资源汇聚共享。
二、基本建设思路初步形成
(一)聚焦三端服务,坚持政府主导、专业管理、市场运作
1.在市场服务端方面,动员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、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用人单位、求职者等多方共同参与,建设 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全省统一人力资源大市场。
2.在公共服务端方面,推进就业公共服务 “省级中枢+ 市级枢纽+县级节点+乡镇网点+家门口服务点”体系化布局, 构建五级公共服务矩阵。建成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。因地制宜, 广泛建立满足各类群体、形式多样的家门口、厂门口、店门口 就业服务站,构建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就业公共服务网络。
3.在人力服务端方面,优化调整学科专业。建立科技发 展、国家战略和湖北发展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,聚焦 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,大力发展新工 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、新商科,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 展、偏离办学方向、办学水平低、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予以退出。强化就业与招生、培养联动,实施“红黄牌”提示制 度,将“红黄牌”提示相关情况作为办学资源配置、教学质量 评估、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。
(二) 围绕“一库一网两系统三大功能 ”,搭建平台架构
1.人力资源大数据库。依托数智WG彩票 底座,汇聚WG彩票 领 域基础数据,归集全省城乡劳动力资源、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 人才基础信息、市场主体用工岗位及需求、劳动者就业创业需 求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信息等,集成WG彩票 政策、资金、岗 位、项目、服务信息,夯实支撑人力资源供需对接的数据基础。
2.人力资源供需服务门户网。聚焦求职者、企业、服务 机构三类主体,针对公共服务机构的普惠性服务、市场化机构 的定制化服务、企业用工的专业化需求、求职者的个性化发展, 设计多维度交互式用户服务界面。构建高效精准的供需对接体 系,集成服务需求登记、智能岗位人才匹配、产品服务全景展 示、服务项目灵活筛选、供需在线洽谈、项目采购交易、交易 权益全程保障及法律法规即时解读等功能,接入“鄂汇办”政 务服务平台,实现线上 “ 一网通办”,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与高 效交易撮合,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。
3.人力资源供需智能服务系统。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各 类应用场景,构建以数据化驱动为支撑的 “人力资源数智大 脑”,加速人工智能(AI)技术在省内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深 度融合与创新应用,引入大数据模型开展智能算法匹配,以多模态数据分析构建个人职业发展图谱、职业信用金融服务、企 业人才需求演进模型、机构服务效能评估体系,建立“一人一 档、一企一档”精准画像,智能推送适配信息,实现岗位、政 策、服务精准找人找企,并通过持续的交互数据沉淀,让平台 成为不断进化的智慧神经元网络。
4.人力资源数字化撮合交易系统。 汇集企业、从业者、 人力资源及税务服务机构等,提供一站式数字化人力资源交易 与撮合服务。参与方能够在平台内灵活交易,解决供需快速匹 配问题。重点推出 “两种交易方式+N 服务”,即悬赏招聘、撮 合交易及灵活用工等服务。
5. 实现三大功能。 以人力资源大数据治理为核心前提, 采用模块化设计,支持与财务、OA 等系统集成,通过数据共 享与业务协同,实现数智化管理功能;通过多元化工具实施精 准内容推送、案例与政策宣传、用户行为追踪、服务响应加速, 实现数智化营销功能;通过线上化、标准化流程打破信息孤岛,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全场景跨部门协同提效,实现数智化运营功能。
(三)突出重点服务 ,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精准、高效、公 平对接
1.服务需求登记。提供便捷、高效的服务需求登记入口。 用人企业可详细录入岗位需求,包括岗位职责、任职要求、薪 资待遇等;求职者可登记完善个人简历、职业技能、薪资期望 等信息。平台支持需求的动态更新与管理,确保信息实时准确。
2. 岗位人才匹配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 AI 算法模型, 构建劳动者动态画像,按照就业技能、工作经验、地理位置、 薪资期望等因素,匹配就业岗位和人才,为灵活用工人员精准 推送岗位信息,提高招聘与求职的成功率。整合就业指导资源, 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、简历诊断等全方位、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。围绕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匹配,进一步强化市县属地责任, 推动公共服务窗口、人力资源市场、产业园区载体深度融合, 构建 “ 线上+线下”协同、“平台+队伍”协同的基层人力资源 服务机制。依托“走园区、访企业、送服务”等专项行动,推 动岗位精准上门、人才定向输送、培训精准供给,全面提升企 业人力资源服务获得感。
3.全周期创业孵化。 围绕创业者从创意萌发到企业成长 的全周期,打造一站式创业服务生态。推动创业意识培训和创 业孵化前移,针对不同创业阶段,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,创业 初期提供创业培训与场地支持,成长期提供融资与市场拓展指 导,将成熟项目对口输送到专业孵化机构, 向创投基金推荐, 有效衔接创意、创客、创业。推动建设高校创业学院。探索建 立 “地方+高校”创业联合体,鼓励校地合作共建创业学院, 打造一批精品创业课程。组织开展创业导师训练营活动,进一 步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产业战略视野、创意创新思维和专 业应用能力,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和创业指导水平。拓展丰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服务功能,构建 “孵化器+加速器+产业园区” 创业生态链,对入孵项目给予场租、水电费等减免,开展创业 辅导、创业门诊、项目推介等 “一条龙”服务。
4.职业信用金融服务。通过对人才“ 学习-就业-发展” 全链条动态职业信用的精准刻画,结合信用金融手段,将人才 在湖北的成长轨迹全周期转化为可量化、可流通的金融资本, 实现职业信用向金融资本的转化,打通人才价值变现通道。
5.项目产品选购。搭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属产品案例展 示区,建立完善的服务项目遴选机制,对入驻平台的人力资源服 务机构所提供的招聘、外包、派遣、灵活用工、培训、管理咨询 等服务产品进行展示,便于浏览、洽谈、选购等,满足不同服务 对象多样化需求。
6. 线下对接活动。定期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 活动,邀请长江经济带、中部地区等省市及海内外优质人力资 源机构、企业参会。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力资源供需对接、求职 招聘等活动。组织开展 “才聚荆楚”、“百县进百校联万企”、“春风行动”、创业项目对接等系列活动,促进基层引才、企 业用工和毕业生就业精准匹配。
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加强对现代化 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指导。深化需求分析,拓展 应用场景,针对不同主体、不同群体,同步建立 “你要什么” 与“我有什么”供需清单动态管理机制,提升平台数智化管理、数智化营销、数智化运营水平。对标国家标准,制定平台建设 数据标准,解决平台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来源分散、标准不 一、归集率低的问题,建立高效畅通的归集渠道。
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、监督和支持,恳请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。
WG彩票-WG彩票试玩
2025年7月30日
附件: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730号